原标题: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欠薪案件(主题)K线猎手
莆田市构建“防督联治”体系入选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典型经验案例(副题)
湄洲日报讯(全媒体记者 黄凌燕)7月15日K线猎手,福建省人社厅推出二季度全省人社领域优化营商环境典型经验案例,莆田市《莆田市构建“防督联治”体系 提升欠薪治理效能》案例入选。
记者了解到,莆田市探索实施欠薪线索案件快速处置机制,创新采取前置预防、闭环督导、部门协同、专题整治的“防督联治”工作法,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欠薪案件,切实守护好农民工“钱袋子”,全力营造规范有序、公正高效、和谐稳定的劳动环境。
为促进欠薪隐患快速化解,莆田市推行“预防型”服务,实行总包驻点。由施工总承包单位担负“工资负总责”职责K线猎手,指导185个在建项目成立“欠薪问题协调处置专班”与“保障制度规范落实专班”,提前排查化解欠薪隐患。对体量大、欠薪频发项目,安排劳资专管员在人社部门驻点办公,及时核实处理欠薪线索。
为提升项目劳资管理规范化水平,市人社部门开展“开工第一课”服务,为66个新开工项目培训180人,打造和谐“安薪”工地。依托福建省劳动监测预警大数据平台,采集用工单位及农民工合同、考勤、工资专户等信息,实行工程项目全过程动态监管。通过大数据智能分析,对资金不足、工资未足额发放等情况及时预警。今年以来,平台监管在建项目185个,监测工资发放10.19万人,预警欠薪隐患77条。
为保障欠薪落袋为安,莆田市实施“闭环型”督导。由专人通过电话核查、现场执法、面对面调解等方式推进“案前调解”,确保欠薪案件高效处置。对同一项目重复线索、政府或国企项目未结线索、涉及人数众多且金额大,以及办理质量低的案件,实行“人社+成员单位”挂牌督办。对已办结案件采取“定期检查+随机回访”,实现“受理—反馈—追踪—清零”闭环管理。
为筑牢权益保护屏障,莆田市构建“协同型”机制。畅通全国根治欠薪线索反映平台、举报投诉电话等渠道,在项目现场设置投诉二维码,实现24小时线索直报。联动人社、司法、住建等多部门参与纠纷调处,打通部门壁垒,形成“一口受理、多端协同”联办格局。针对工程建筑领域违法分包、转包导致的欠薪责任不清问题,建立“违法行为—欠薪风险”双轨联查机制,将根治欠薪与建筑市场秩序整治结合,形成“查工资必查违法、治欠薪必究乱象”治理格局。整合行政执法、刑事司法、调解仲裁、信用惩戒手段,对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的线索,人社联动行业部门、公安机关严厉打击,司法部门建立“维权绿色通道”快立快办,形成集中整治拖欠劳动者工资报酬问题合力。
为破解欠薪治理顽疾,莆田市开展“靶向型”监督。全市纳入平台监管的在建项目部全部落实“123”管理机制,每个项目明确1名责任人,成立欠薪协调处置和制度落实2个专班,实现制度落实、用工管理、欠薪整改“三到位”,做到“门前清”。全市139个政府、国企项目全覆盖,纳入台账管理。纪委监委牵头、人社协同,全面起底欠薪线索并建立清单逐一复核,推动投诉线索整改。
今年以来,莆田市处置各类平台欠薪线索1.02万件,为3337名劳动者追回劳动报酬2092万余元K线猎手,欠薪线索按期办结率达100%。回访达成欠薪调解协议案件3650件,履约率100%,实现欠薪隐患“早发现、快处置、零反弹”。
京海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